如果家长们总是以孩子为中心,并且只关心孩子爱吃什么,爱做什么。这样的教养方式只会让孩子单纯关注到自己本身,形成孤傲的性格。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好孩子,也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。区别的根源就在于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。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,孩子的坏习惯有哪些,又有哪些是一定要改正的。
第一、坏脾气
遇到一点儿不满意、不顺心的事情就发脾气,不是大声嚷嚷、吵闹就是直接撒泼。什么事情都要顺着他,依着他,整个家庭都要围着他转。这种情况的孩子就是因为第一次耍脾气成功了,所以绝对不能惯着。
孩子发了火,父母要忍住不发火。等孩子火气降下来,再跟他讲道理。如果孩子正在狂风大作,而你平静的像湖,一分钟他在狂怒,你很平静;两分钟,他在狂怒,你很平静;三分钟,他在狂怒,你很平静……过不了多久,他就会自然平静下来,甚至你什么也不用说,也不用做。
第二、自私
根本不懂得分享,也不懂得去尊重别人。这种孩子是典型的长期被家人溺爱的结果,好吃的好玩儿的都是自己的,长久下去只会越来越自私骄纵。自私的孩子人际关系都很差,不会交到好朋友。
如果大人总是以孩子为中心,只关心孩子爱吃什么、要吃什么,这种教养方式当然让孩子只关注自己。
所以从一些小事开始,跟孩子说“分给奶奶一点吃”“让妈妈休息一会”,让他知道还有别人,适当的把别人放在“主角”的位置,时间长了孩子就能注意考虑到别人。
第三、爱占小便宜
去朋友家或者亲戚家做客,看到好玩儿或者自己喜欢的,就要拿走,典型的爱占小便宜。这种爱占小便宜随手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一定要严厉制止,放纵只会害了孩子。
第四、得不到就动手
见过太多逛超市想要玩具,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不买,孩子直接动手打人的行为。还有,看中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,直接动手抢过来,家长还称赞“真厉害……”。这种性格和行为的孩子你不教育,迟早会被别人教育,早改早受益。
BBunion国际早教:很多孩子本性不坏,但是其作风就非常有问题,究根追底就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。想必家长们也不希望孩子将来成为冷漠自我的人,那么从小的教育就要抓紧,不要太过宠溺,不要过于溺爱与放纵。